- · 《热带地理》投稿方式[09/30]
- · 《热带地理》收稿方向[09/30]
- · 《热带地理》数据库收录[09/30]
- · 《热带地理》栏目设置[09/30]
- · 《热带地理》刊物宗旨[09/30]
- · 《热带地理》征稿要求[09/30]
2021年自贸港与热带农业峰会嘉宾热议乡村振兴: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: 期待携手海南共促热带农业发展 文康农 海南日报海口12月16日讯 (记者周晓梦 苏庆明 实习生董雅婷)“海南地理位置得天
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:
期待携手海南共促热带农业发展
文康农
海南日报海口12月16日讯 (记者周晓梦 苏庆明 实习生董雅婷)“海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自然资源丰富,有‘自然温室'的美誉……”12月16日,在2021年冬交会开幕式暨自贸港与热带农业峰会现场,谈到海南时,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如是评价。
文康农对海南并不陌生。两天前,他去了一趟三亚,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海南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项目的总结会。
“一年来,这个项目克服了疫情影响,30多名本地农业技术人员受训,掌握了蚯蚓养殖及蚯蚓粪肥的使用技术。450名来自海南各市县的农民,先后从‘田间学校'毕业。”文康农介绍说道。
他提到,最令人欣喜的是,该项目基于“畜牧-沼气(蚯蚓)-作物”模式的相关技术可复制、可延续,“海南可以与其他地区或国家建立起伙伴关系,分享绿色循环农业方面的综合技术。”
文康农谈到,过去几十年,在农业农村部的直接支持下,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海南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农业技术合作。从“安全高产冬季蔬菜”到“绿色循环农业探索”,从“可持续农业发展”到“可持续林业管理”,从国内项目到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,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海南的携手合作不仅涉及各部门,而且超越了国界。
结缘农业,友谊之手紧紧相握。文康农说,此次受邀参加冬交会,他深感荣幸。“我深信,在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大背景下,冬交会愈发蓬勃,将为双方合作增添良好动力。”文康农表示,联合国粮农组织期待进一步深化与海南的合作。
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:
瞄准目标群体促进生态消费
温铁军
海南日报海口12月16日讯 (记者苏庆明 周晓梦)“海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是瞄准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,推进农业生态化转型,借城乡融合的新格局吸引目标客户群下乡。”在12月16日举行的自贸港与热带农业峰会上,著名“三农”学者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发表上述观点。
温铁军首先分析了需求侧。他指出我国中等收入人口已超过4亿,成为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。居民消费升级总趋势是生存类消费下降,发展类消费上升,这个结构性转变带来了生态经济增长的巨大空间。
从供给侧分析,温铁军说,海南农业传统比较优势是反季节,在内地设施农业发展不足时,海南凭借气候地理条件优势获利;但近年来,内地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设施农业,挤压海南反季节农业获利空间。农产品市场趋于饱和,继续旧阶段技术、服务并不能使农业增益。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,分散的个体生产者不能承担向新产业升级的风险。
综合两方面分析,温铁军指出,在我国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下,服务消费、绿色消费增长,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喜好具有引领性,未来海南农业消费供给应瞄准这一细分市场群体。而且,海南是人口净流入地区,外地流入人口有很大康养需求,给农业生态化发展带来商机。
温铁军认为,海南应利用地处热带的时空条件,把具有差异化特征的共享农庄、各种类别生态农业尽可能引入海南农村,对传统生产基地进行生态化改造。把旧有粗放的休闲农业及旅游产业化模式,改为生态文明战略下以县为单位推行全域空间生态资源开发,以“两山”理念赋予的新生产力来带动农业发展新格局。
浙江乡村旅游研究院院长干永福:
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多元化
干永福
海南日报海口12月16日讯 (记者周晓梦 苏庆明 实习生董雅婷)没有名山大川、缺乏景区景点的乡村,是否能闯出一条旅游发展之路?12月16日,在2021年冬交会开幕式暨自贸港与热带农业峰会上,对于这一问题,世界乡村旅游大会秘书长、浙江乡村旅游研究院院长干永福给出答案:能!
安吉县余村的“两山乐”、长兴县的“上海村”、吴兴区和南浔区的“渔家乐”……干永福列举案例谈到,近年来,浙江省湖州市全力建设“乡村旅游第一市”,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,致力于寻找高质量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。
“发展乡村旅游,绿水青山是基础。海南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。”干永福建议,海南可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,通过新体制解决统筹问题、以新定位锚定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目标、强化新要素实现全保障、借力新运营拓展大市场、吸引新人才汇聚动力等多种途径,切实推动乡村旅游发展,促进乡村共同富裕。
文章来源:《热带地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rddl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218/10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