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云南汉语的历史地理分布及相关问题试探(5)

来源:热带地理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即使这样,云南在明代尚有近一半的土地上缺少足够的汉族移民,以致到清初仍是“兽居鸟语之域”,[19](P10)“蛮语难通”之地,[20](P8)这些地方一般是比

即使这样,云南在明代尚有近一半的土地上缺少足够的汉族移民,以致到清初仍是“兽居鸟语之域”,[19](P10)“蛮语难通”之地,[20](P8)这些地方一般是比较靠边的府州以及“三江之外”的羁縻土司所辖区域,即使上述所言通行汉语的12个府中,在其临边辖有土司的地州(县)里仍然具系“夷方”,并非全境通行汉语。按照天启《滇志》(卷六“赋役志”)记载,有广南、元江、丽江、永宁、镇沅共5府全境具系“夷户”;此外,尚有7府所辖14州(县、司)亦为“夷方”,即滇南的临安府(新化州、新平县、峨眉县)和广西府(师宗州、弥勒州、维摩州),滇东的曲靖府(亦佐县、沾益县、罗平州),滇西的楚雄府(嘉县)、大理府(十二长官司)、鹤庆府(顺州)、永昌府(凤溪长官司、施甸长官司)。至于其他如孟艮府、孟定府、威远州等御夷府(州)和车里宣慰司、勐缅司等土司所辖的“江外”边地,朝廷延续历朝的“羁縻”政策,更是当地夷蛮民族的自治区域,极少有规模性的汉族移民进入。因此,以上这些“化外”之地,虽早就纳入朝廷的视野或管理范围,但因地趋边地,难以施行内地化管理,只能以“羁縻”为主(或土流兼治,以土为主),故没有大批量、规模性汉族移民进入的条件,即使有少量汉族进入也很快就会被夷化,影响极为有限,例如丽江在明代“其地土人皆为么些(纳西族),汉人戍此者,今皆从其俗矣”。[21](P2226)明代这些“江外”边地夷方区域,地广人稀,且夷蛮时有叛乱,这给随后清代在云南的“改土归流”及其带来的内源式移民创造了条件,汉语也因此而在明代之后有了进一步扩展的空间。

(二)清代的边地移民与汉语的扩散分布格局

清代的汉族移民和汉语分布主要体现为向边地扩散的特点。明代汉语在云南主要分布于靠内的州府,它是朝廷有意识地移民分布屯戍而促成,至清代,后续移民入滇和云南内部人口的流动,主要是向边地迁移,汉语也因此而体现出“由内而外”的扩散式分布格局。

云南在有清一代并未发生波及全省的大战争,地方性局部叛乱也很快就被镇压,故明代已有的汉语核心分布格局并未受到影响,清代在此基础上通过镇压和深入推行“改土归流”等政策,使移民不断向夷蛮顽固边地推进,汉语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。滇东南地区,广南府在顺治十八年(1661年)、开化府于康熙六年(1667年)、土富州于雍正八年(1730年)分别设置了流官,以致楚蜀黔粤等地的汉族移民涌入,“视瘴乡如乐土”,据道光年间的统计,当时这里半数左右的人口均属汉族移民,[22](P327)彻底改变了过去“不过蛮獠沙侬耳”的夷地民族的格局。滇南的元江和普洱两府,清初尚“俱系夷户”,元江府在清兵入滇时曾率夷部抗清,朝廷镇压后即于顺治十六年(1659年)废除元江土司而设置流官治理,随后宁州(今华宁)、习峨(今峨山)和蒙自于康熙四年(1665年)、阿迷州(今开远)于康熙三十五年(1696年)、威远(今景谷)于雍正二年(1724年)、普洱于雍正七年(1729年)也“改土归流”成功,在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下,在“滇南的元江、镇沅、普洱、威远、茶山、车里等地,分汛防守”,[1](P112)故汉族移民也就随即迁入这些地方,百数十年之后,汉族已与夷人相当甚至超过夷人,以致原滇南夷地“风俗人情,居然中土”。根据清《普洱府志》记录的统计,普洱地区的汉族移民占全部人口的54%,超过土著夷户;清《元江府志》指出元江地区,江左、黔、川、楚、陕各省居民“家于斯焉,于是人口稠密,田地渐开,户习诗书”;清《威远厅志》说当时威远汉族移入较多,以致“夷人渐染华风,亦知诵读”。清代把明洪武时期分给四川管辖的滇东北东川、乌蒙、镇雄重新划归云南,在东川、乌蒙设府,芒部设州,废除沾益土司,设置流官,并在乌蒙派总兵镇守,为填实夷地、变易倮习,“迁徙云南、曲靖二府之民至昭填籍”《昭通县志稿》(卷六氏族),强化了中央对滇东北一带的实际统治。滇西地区,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剑川和鹤庆废土设流,丽江也在雍正元年(1723年)设置了流官,结束元代以来的木府土司统治,同时改设流官的还有姚安,后永平于雍正二年(1724年)、镇沅于雍正五年(1727年)也改设流官治理,随后于雍正七年(1729年)把澜沧江下游以东思茅等江内六版纳归流普洱府。至此,除澜沧江以西的江外六版纳仍归土司管理外,云南其他地方的改土归流已基本完成。清代的改土归流和“迁汉填实、以易夷习”同时进行,故汉语和汉文化在清代不断向边地扩散,影响较为深远。

文章来源:《热带地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rddlzz.cn/qikandaodu/2021/0518/754.html



上一篇:从中英文谚语不同喻体意象看文化异同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带地理投稿 | 热带地理编辑部| 热带地理版面费 | 热带地理论文发表 | 热带地理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热带地理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